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宁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再春:传播"闽东之光" 坚定文化自信
2020-12-30 18:22:34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将闽东的锦绣河山、灿烂文化传统和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生动凝练地概括为“闽东之光”,并提出“切实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殷切嘱托。多年来,宁德上下始终牢记嘱托,坚定文化自信,以实施传播“闽东之光”工程为抓手,强化“项目化管理、品牌化运作”理念,打响特色文化品牌。

一、注重统筹协调,下好“一盘棋”。把实施传播“闽东之光”工程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来抓,整合市县和部门工作力量,下好“一盘棋”。一是组织运作一体化。成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文明办、市委网信办、市文旅局、市文联等市直有关单位及各地党委宣传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落实任务分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活动管理项目化。建立项目跟踪评估机制和项目落实责任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将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全市意识形态督查考评和宣传思想工作量化测评,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项目实施协同化。采取县域轮办方式,每个品牌项目每年确定一个县(市、区)为主承办单位,其他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办,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面带动的浓厚氛围。

二、注重区域特色,奏响“大合唱”。围绕打响文化品牌,彰显区域特色,着力搭建高层次、高品位的“闽东之光”传播平台。一是突出唱响经典。音乐风光电视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亲自指导、推动创作的一部文艺经典作品,曾获全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闽东之光”传播工程把唱响经典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大手牵小手”,协调推动省歌舞剧团与市畲族歌舞团集中骨干力量,复排《山海的交响》,并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点推荐曲目,让文艺经典“飞入寻常百姓家”,绽放时代芳华。二是突出高位嫁接。主动对接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圆满完成“心连心”宁德慰问演出活动,创新采取“分会场+小分队+不搭台”演出形式,12天内高水平举办18场活动,全网累计阅读量2.6亿次。以诗歌、散文、摄影为媒,深化与中国作协、中国摄协等高层次组织合作,举办“青春回眸·宁德诗会”“‘诗歌海岸·青春霞浦’诗刊社第36届青春诗会”等全国性文学盛会,组织历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走进宁德采风创作,提升闽东诗群、闽东摄影品牌影响力,展现宁德山海风情、人文底蕴和历史传承。三是突出一县一品。立足闽东红色文化、畲族文化、海洋文化、廊桥文化、民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策划推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我心中的那片海·国际摄影大赛、“闽东之光·梦龙文化”系列活动周、“四季屏南·乡村有约”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打造“闽东之光·一县一品”特色文化品牌矩阵。四是突出精品创作。近年来,宁德推出报告文学《山海闽东》、大型纪录片《千年临水情》《红色闽东行》、歌曲《多彩的山海》等优秀作品,“闽东诗群”代表诗人汤养宗的作品集《去人间》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是福建省诗歌界首次获得这一重量级奖项。大力实施文艺战“疫”,《爱的力量》《永恒的家园》入选全国优秀“战疫”公益歌曲,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三、注重为民导向,强化“全覆盖”。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激发知我闽东、爱我闽东、建我闽东的文化自信作为实施传播“闽东之光”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全覆盖”传播格局。一是进学校。坚持把青少年作为重点群体,以弘扬闽东优秀文化为主线,通过编写乡土校本教材,因地制宜开设各具特色的美育、德育课程,建设文化研学基地,推出德育之旅路线,开展“弘扬闽东之光、争做时代新人”等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文化中品读闽东山水,领略闽东独特的山海风情和历史人文,坚定文化自信。二是进网络。把网络作为传播“闽东之光”工程的主阵地,上线宁德网“闽东之光”频道、组建“闽东之光”新媒体联盟,举办“闽东之光”短视频大赛,搭建起传播闽东之光的重要网上窗口。同时,围绕传播“闽东之光”工程,各县依托县级融媒体中心,持续推出一批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的微视频、H5产品,形成强大的宣传阵势。三是进基层。举办城市大游园、乡村音乐会、森林音乐会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传播“闽东之光”工程进社区、进农村,带动各地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营造浓厚城乡文化氛围。

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继续深入实施传播“闽东之光”工程,做大做强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强市,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作者:宁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再春)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