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福安平讲戏:乡音袅袅唱庆喜
2020-10-14 09:47:57 单志强 通讯员 陈泓 吴庆堂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一把白扇画牡丹咯,马匹卜驳妻六十三咯,老配老来小配小咯,成双成对齐喜欢咯,齐喜欢咯……”

12日至13日,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精心编排的经典剧目《马匹卜驳妻·巧改婚书》,先后在江苏昆山保利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和周庄古戏台精彩亮相。这是继去年10月参加中国戏曲周之后,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登上戏曲的全国大舞台。

无戏不欢不庆喜

明朝中叶,中国戏曲第二个繁盛期在南方悄然出现。以福安为中心,在闽东北及浙南一带,有民间戏班活跃在宗庙祠堂和田间地头,采用方言唱演戏文,演绎着人间的悲喜故事。因通俗易懂、生动亲切,这种戏剧被人们称为“平讲戏”。

“闽东地区地地道道的地方语言戏,主要就是平讲戏。”虽已退休,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原主任刘碧生一提起平讲戏来还是有说不完的话。他介绍说,平讲戏是闽剧的源流之一,平白如讲话,古代流行于福宁府、福州府。时至今日,在一些旧戏台的墙壁上,依然能找到以前戏班题写的演出剧目。

经过数百年发展变迁,平讲戏的唱腔融合了民歌俚曲、道腔释乐、杂曲等音乐的元素,既有南戏柔曼温婉的乡音,又吸收了弋阳腔“一人主唱,众人帮腔”的形式,伴奏乐器极富特色,至今仍保留原始的“擦竹为乐”“刀鞘司鼓”的方式。据介绍,平讲戏的特色乐器有毛鼓、毛胡、提弦、鱼鼓等,其中毛胡也称竹节琴,取材山上毛竹的竹节,纯手工制作,声音清脆,是最古老的平讲戏乐器。

明万历廿五年版的《福安县志》记载:“亦有着云履而白领缘者,且喜杂剧、戏文,其谚曰:无钱扮戏,何暇纳粮?故多以竞戏相轧。”意思是,扮戏、赛戏比纳粮交税更重要,平讲戏在福安民间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寿宁县令冯梦龙撰《寿宁待志》载:“大家有庆喜,好事者则于福安迎之,演戏缠头俱出客席……”一语道出福安民间戏班的兴盛。

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副主任袁石明说,清末民初平讲戏在福安达到鼎盛期,出现了30多家戏班,分“短班”和“长班”。短班是依农闲和年节临时组合的业余班社;长班则是专业班社,以演戏为职业,演职人员可达五六十人。

戏里戏外亦悲喜

上世纪30年代,因为抗战爆发、局势动荡,平讲戏悄然沉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成为福安最主要的剧种,曾经盛极一时的平讲戏也开始复苏。1960年,福安组建平讲戏剧团,整理和演出了《茶歌》《双定牌》等一批优秀剧目,多次赴福州演出。

“早年生活艰辛,听说剧团招人,爱看戏的母亲就让我去报名,希望能在剧团里弄口饭吃。”现年77岁的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老艺人陈爱容说,16岁起她就在穆阳民间业余剧团,后被选入福安县平讲剧团,演了一辈子的戏,也见证了平讲戏的起落浮沉。

“那时团里条件简陋,我们连正式的演出服装都没有。到一个地方演出,休息时就铺稻草睡。”虽然剧团生活在几年后停滞,但割舍不下平讲戏的陈爱容暗自坚持苦练基本功,盼望重返舞台的一天。

1994年,福安市成立实验剧团,既演闽剧也演平讲戏。2009年,福安市恢复成立了平讲剧团。2011年,在剧团艺人的艰苦努力下,平讲戏(福安市)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申报非遗,那些年我们经常骑着摩托车,到各地的祠堂寻找记录、依据,仔细观察各个祠堂墙面是否留存平讲戏剧目及戏班的记录,逐一拍照存档。”刘碧生说。

2012年,福安市平讲剧团整体划转为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我们的好几位老师傅特地从北京、上海赶回来,为平讲戏的传承和保护建言献策。”更让陈爱容高兴的是,2014年,平讲戏(福安)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执着坚守盼庆喜

近年来,在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平讲戏的演出有声有色,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推出的《拾玉镯》《劫道招亲》等一系列折子戏备受欢迎。特别是改编之后的传统剧目《马匹卜驳妻·巧改婚书》,成功入选原文化部剧本扶持工程项目名单,成为闽东戏剧界的历史性突破,在第八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中获“优秀传承剧目”“优秀参演剧目”等奖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评价此剧“蕴含着普通人生对于社会秩序的遵守,并体现出乐观喜庆的生活态度”。

为了传承平讲戏,陈爱容主动承担起演出台柱和培训青年演员的重任,她说:“不管排练的戏是长是短,我们都精心准备。好几次到周边乡镇演出,群众都舍不得我们谢幕。”福安经济开发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中心应邀在户外演出,现场吸引两万多观众,场面非常壮观。“人越多,我们演得越起劲,大家看得越过瘾。”袁石明说。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平讲戏传统剧目、曲牌和表演技艺失传,演员队伍中年龄老化问题突出。“表演同时消耗脑力和体力,这几年老艺人登台越发力不从心了。”陈爱容不无担忧地说。据了解,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目前有演员8人,最年轻的都有55岁了。“现在学生不好收,主要原因是年轻一代普遍说不好福安方言,学戏的意愿也不高。要破解平讲戏后继乏人的局面,仅靠中心一家单位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袁石明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艺术奇葩,平讲戏是了解福安的文化视窗,惊艳国家级大舞台,需要幕帘背后的点滴积累。对于平讲戏的传承现状,刘碧生表示,平讲戏要再现辉煌,演出全本戏是关键。“目前找几位老艺人演折子戏还算不难,但组成完整的演出团队很不容易,需要在演员培养和艺术创作上创新机制。老一代还在坚守,盼望新人能快点接班。”(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陈泓 吴庆堂)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