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宁德:打造文明交通扮靓城市形象 让文明之风吹进群众心里
2020-09-16 17:31:36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文明交通是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也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自2018年2月宁德被确认为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全市交警部门对焦问题、查找不足、补齐短板,围绕“文明交通”这一中心工作,不断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做到了抓铁有痕、踏石有印,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凸显了“宁德热度”“交通速度”和“交警强度”。

交警协助完成路面二次过街驻足岛基础建设王炜供图

交警在路面上指挥劝导二轮车辆骑行王炜供图

民警开展夜查酒醉驾专项行动王炜供图

硬件升级 让旧貌换新颜

与其他先进城市相比,宁德市交通设施配套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中心城区自1992年架设起第一个红绿灯以来,截至2018年初共在53个路口设置红绿灯,28个路口89个方向安装电子警察抓拍系统,设置公共停车泊位8408个。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及警力配备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

“以蕉南中队为例,中队仅有民警5人、辅警30人,管辖着约5平方公里的土地、6.2万名常住人口和10.08公里道路里程。辖区商业大街、酒楼、商铺、公司汇集,致使一到节假日及夜间高峰期,交通拥堵、路面违停等现象时有发生。”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蕉南中队中队长黄伏景坦言,基础设备硬件和警力的严重不足,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很大“硬伤”。

交警在摆放反光锥王炜供图

如何破解人少面广路长与硬件滞后的难题?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宁德交警不等不靠,针对城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逐一进行查漏补缺,并按照交通设施建设规划,及时开展路口交通渠化工作,安装、更新、维护道路隔离护栏,施划交通标线,完善交通标志建设,整顿非法设置、占用、涂改停车位等现象,使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达到创建工作指标要求。同时,加快科技投入和建设步伐,投入800多万元改造中心城区灯控路口智能交通前端基础项目,将45个灯控路口的单点控制信号机升级为智能信号机,还进行了地下管网、灯具国标化等改造,实现路口交通信息接入指挥中心、全网协调控制等功能,并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主城区交通违法抓拍系统(电子警察)64个,施划18条道路的交通热熔标线共3万多平方米,为智能交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全面提升城市主干道“颜值”的同时,宁德交警部门同样“开足马力”,加大对背街小巷交通整治力度。“根据群众反映的车位不足、标志标线模糊、道路分隔不清等问题,我们采取‘社区干部+公安交警’的方式,逐一深入社区走访、排查问题。对可施划停车位的区域,主动联系施划公司帮忙施划,并协助通知、转移现场车辆。对存在问题的,上报有关部门通知进行整改。”黄伏景说。

今年6月,蕉南中队在开展“五进”工作时,接到东湖社区群众反映,称长兴城单行道由于历史原因设置并不合理,导致该处存在违停严重、逆行较多等问题。中队民警立即上报支队,组织科设大队及施划专家实地走访调研,发现该问题确实影响了车辆通行和周边群众日常出行。随后,该中队组织社区干部召开座谈会,在听取干部意见后对该单行道制定整改方案:将道路行车方向由原来顺时针绕行调整为逆时针,并将单行道左侧划出0.8米宽的非机动车道,设置0.6米高的栅栏;在道路右侧划出2.2米宽作为小型汽车停车位,中间保留4米作为机动车道,同时对出口入口抓拍逆行设备进行重新布置,并验收投入使用。

“整改完成后,不仅社区车辆逆行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也有了显著改善。我们老旧小区的道路,也越来越豁亮了!”该社区居民陈先生赞叹道。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宁德交警用一次次自我加压,完成了对城市交通的升级改造,在为城市管理增添“利器”的同时,也营造了更为安全畅通的文明交通环境,让城市“既有面儿又有里儿”。

重拳整治 根治交通“顽疾”

城市交通文明不仅关系到文明城市的创建,更关系市民出行的安全。然而,随着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超标电动自行车以其价格低、速度快、动力强等特点成为宁德市民出行、学生上学、快递外卖运送的主要交通工具。大量超标电动车驾驶人未经驾驶培训,超载、闯红灯、不按道行驶、随意掉头、逆向行驶、酒后驾驶、加装遮阳伞、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乱象突出,导致交通秩序混乱,给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带来严重隐患,市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反映强烈。

今年4月,按照宁德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紧紧抓住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超标电动车违法行为问题,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

交警查处拖曳超标电动自行车王炜供图

“在这场专项行动中,我们以超标电动车为整治重点,在中心城区的30个主要交通路口、路段设置了整治临时执勤点,严厉查处超标电动车违法上路行驶。同时,通过规范合标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引导市民做到不超载、不闯红灯、不随意掉头、不逆向行驶,形成‘逢违必纠、依法管理’的高压严管态势。”该支队秩序大队教导员叶生告诉记者,在已完成优化改造的城区路口、路段,交警部门还会加强警力部署,通过“快慢分流”等引导措施,对汽车和两轮车辆实行分流,引导、规范合标电动自行车按道、文明行驶,改善城市交通秩序。并以中心城区各个交警岗点为依托,针对性开展“三个带动”整治行动(即以主干道整治带动次干路及支路的整治,以核心商圈整治带动城郊及城中村的整治,以学校、单位企业周边整治带动小区、家庭的整治),进一步加大违法查处力度,着力提高超标电动车整治工作实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交警部门已查处超标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73万余起,查处超标电动车2.6万辆,有力净化了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促进城区交通秩序的改观。

在紧盯路面违法,强化秩序整顿的同时,该支队还坚持源头管理,推动中心城区合标电动自行车上牌照、可监管工作。支队在中心城区共设置了6个电动车受理挂牌窗口,其中包括3个电动自行车挂牌窗口、1个带牌销售窗口、1个halo换电车办理窗口以及1个halo共享车办理窗口。“3个集中挂牌点目前已经推出了‘一站式’服务,可以为市民提供免费拓印、冲洗照片等服务,并在现场完成查验审核、当场登记制牌制证。而由电动车协会推行的‘带牌销售 售前查验’业务,目前已批量提前查验1.2万辆合标电动车及换电车,有效提高了登记换牌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叶生说。

优化管理 擦亮城市“名片”

有人说,每一个动车站,都是一座城市的烫金“名片”。因为站与站连接着一条长长的铁道线,也连接着城与城之间守望的距离。它是探索者去往新征程踏出的第一步,也是归途人归巢感受到的第一缕温馨。位处新城区的大门山中队民警们,对此深有体会。

交警向货车司机分发交通安全宣传单王炜供图

交警深入辖区汽车企业开展普法宣教。王炜供图

“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宁德动车站一年接待客运量逾260万,平均每天7000多人。如果不能处理好站前交通出行问题,不仅会给群众带来糟糕体验,城市形象也将受到损害。”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大门山中队中队长张煜介绍,过去由于宁德动车站站前广场未进行功能性分区,车辆下客、接客、候客区域混乱,每每到了到站高峰,道路拥堵严重,车辆通行成了很大问题。今年以来,为配合开展“创城”工作,宁德市对动车站广场进行了一次改造提升,借此契机,交警部门对交通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升级,进一步完善了广场周边的交通设施。

“动车站区域综合整治后,站前广场南侧开辟出了7条通道专供送客车辆乘客下车,并在枢纽站地下停车场划出专门区域用以接客、候客车辆临时停放。我们据此对周边行车路线进行重新调整,并根据客流高峰优化了勤务安排。”张煜告诉记者,按照动车到站时刻,该中队将民警分为8时-15时、15时-22时两个勤务班,并以早晚高峰时间和动车进出站高峰时间、节假日客流高峰时间为节点,组织警力加强交通指挥疏导,保持机动警力的全时段覆盖。针对火车站周边机动车违停、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易发多发的特点和规律,中队在金马北路(禁停路段)不间断保持警力,疏导交通秩序,整治交通违法。同时,不定期联合运管、城管、派出所等部门配合,严厉打击非法营运、机动车占道经营等交通违法行为。

在此基础上,大门山中队还强化警民互动,建立了警民微信群,邀请小区物业、业主代表加入其中,将之作为加强警民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一方面,以倡导文明交通和交通秩序整治为主线,在群内集中开展文明交通和交通安全宣传;另一方面推出“群举报”制度,以群众反映为线索,随时为居民解决困扰烦心的交通难题。在警民的有效沟通下,目前中队已帮助群众解决货车夜间扰民、僵尸车停放、路段违停整治等难题200起,助力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24起。

“在接下来的‘创城’迎检阶段,我们将继续根据上级部门对‘创城’工作的部署要求和序时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根据迎检的项目类型,将日常检查中发现的文明交通问题和交通重点难点问题一一列出、逐一整改,着力于提升整个中心城区的交通环境,持续做好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让文明之风吹进群众心里。”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叶剑说。(福建法治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屈欢欢 王炜 章芳汀)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