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乡村振兴丨古田县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村强民富 景美人和
2020-07-28 11:44:44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金翼之家 陈瑜 摄


农,天下之大业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古田县副县长刘晓兵说,在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时代答卷的进程中,地处群山之间、江湖之畔的古田县厚植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符合古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让老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兴旺,以食用菌、水果为主的“2+N”特色产业强村富民;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深落细落实,“六乱”变“六清”;治理有效,探索“围桌茶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机制,激活乡村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芙蓉李喜获丰收 (古田县委宣传部供图)

集聚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盛夏是水蜜桃成熟季,沁人桃香不断从凤都镇际面村桃园溢出,处处呈现丰收景象。

7月23日,天微微亮,际面村农户江善贵就在果园忙开了,一颗颗个大饱满、爽脆可口的水蜜桃被采下后,紧接着就进行选果、装箱、发货。

“进入采摘季以来,像这样一箱10斤装的桃子,每天都要发出30箱以上,最多的一天发出近百箱。”江善贵告诉记者,际面村今夏的水蜜桃供不应求,仅他家的订单就已排到一周以后。

辛苦一年,采收一季,江善贵种植的300多株桃树每年都能带来20万元左右的收益。这几年,靠着日渐走俏的古田水蜜桃,江善贵在村里建起了两层小洋楼,并于去年春节喜迁新居。

际面村农业生产条件优越,2600亩水蜜桃、1000亩芙蓉李构筑起产业振兴的两大支柱。近年来,该村着力打造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培育出“五华园”果蔬、“凤谷”绞股蓝、“大野山”银耳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果采摘、田园观光游亦颇具特色,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9年,际面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76万元。


在古田县天天源银耳工厂化生产基地,工人在削菇蒂操作平台上作业杨远帆 摄

天气转热后,古田县建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建洪也没有停止忙碌,此时虽然是古田银耳生产淡季,但得益于智慧菇房的应用,怕热的银耳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环境。他告诉记者,智慧菇房安装了自动化设备、可视系统,具备恒温恒湿环境,管理人员可利用系统前端、电脑、手机App进行远程监测与操控,实现了技术革新。

今年4月,叶建洪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搭上福建邮政惠农助农的“顺风车”,在一场爱心助农直播中销售了100多万元食用菌产品。尝到全新销售模式甜头的叶建洪,计划在年内成立自家的直播工作室。“我们已经对接了福州一个直播团队,希望以直播带货形式将深山的土特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叶建洪介绍。

创新谋变是古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动力。近年来,古田县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县域工厂化”生产模式,推动食用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去年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

果味清甜,菌香浓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古田县将以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紧扣全市“8+1”特色产业部署,持续做大做强以食用菌、水果为主的“2+N”特色优势产业,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政策保障,推动46个产业薄弱村发展,凝心聚力走出了一条既强村又富民的共赢之路。


 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罗峰村许小美古田银耳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开园 杨小群 摄

打造特色美丽宜居新农村

“五朝齐列一村寨,一眼望穿千百年”,古田县卓洋乡前洋村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村落,由于村落格局保存完好,民居、祠堂、古街、炮楼、廊桥、石桥、水圳遍布全村,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寻找乡愁。

2018年,前洋村被列入古田县乡村振兴战略示范点后,加快以“五朝流韵,世外古村”为主题的文化宜居工程建设,保护古村落的整体性与活态性。以此为契机,前洋村党员干部群众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立足村情实际,前洋村通过建章立制,实施村内道路硬化、改水改厕、河道清淤、污水工程、垃圾转运等民生项目,发动群众支持参与集中整治农村“六乱”等突出问题,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旧面貌。

如今,前洋村已实现生活污水入管网,家家户户有卫生间,3名保洁员每周对全村垃圾进行3次大清理,还修缮了43栋古民居屋面,拆除多处危旧房、废弃猪牛圈和鸡鸭舍等。曾在前洋村“最美菜园子”评选活动中获得第一名的陈治露说:“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美,感到很自豪,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

前洋村的美丽蜕变是古田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大比拼活动的成效之一。2019年至2020年,古田县全面开展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集中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此次大比拼覆盖全县94个行政村,共有四个不同层次的梯队分组比拼,各村因地制宜,对照考核内容,确保既整治到位又各具特色,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黄田镇洋上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与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并开展零污染村庄建设计划,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垃圾分类机制,利用垃圾制作环保酵素,成为全县首个零污染村庄试点;

大甲镇村溪村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来抓,探索“党建+生态”模式,将环境整治、生态种植落实到党员先锋岗,开展植树造林,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改造厕所、自来水;

泮洋乡泮洋村突出依山傍水、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态景观,抓好村庄建设与环境提升,实施拆除违章搭盖、立面改造、绿化提升、统一沿街店招、道路亮化等项目,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

乡村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老高,我家新盖的房子正准备装电表,这事得找哪个部门呢?”“先去乡供电所立户,还要国土所审批。这样,你把相关材料拿来,我让村秘书给你先开个证明。”近日,在吉巷乡坂中村村主任高己德的家里,几位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边喝茶、边议事,气氛十分热络。

坂中村是典型的库区移民村,矛盾纠纷以土地确权、果园权属、村庄规划为主。针对大部分村民白天从事银耳、水果种植,在家时间较少的情况,村干部常常利用晚上时间入户宣传政策、收集民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特别的村务运行模式。

去年以来,坂中村两委为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主动搭建服务平台,分别在村委会以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副主任的家中设立4个“村民联系服务点”。以“围桌茶谈”的形式,将村干部联系服务村民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宣传法律政策、倾听百姓声音、协调涉民村事、代理代办事项等十项内容,解民所急所忧。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吉巷乡着力夯实基层党组织,选好村两委班子,发挥党支部书记、乡村能人的‘领头羊’作用,让村民参与到村里大小事中来,有效激活乡村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凝聚了乡村振兴的人气与信心。”古田县委常委、吉巷乡党委书记伍银多说。

古田县各地积极探索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形成许多创新机制。

卓洋乡党委试水党支部领办联办合作社模式,选择基层党组织“四个标准化”建设较好的村,结对帮带软弱涣散、产业薄弱、村集体经济较弱村,采取“飞地+抱团”模式,形成了“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的格局,并通过“建强1个联盟、实行3化运营模式、规范5项管理机制”的“135模式”推进党支部领办联办合作社规范化运作,为乡村振兴开启“加速器”。

古田县凤埔乡苏墩村在60余年间,传承发展“晨巡晚议”制度。从最初的聊生产、谋出路,到如今谈发展、学政策,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坚决不搞“一言堂”“一刀切”。近年来,村两委又完善了议事决策、党务村务公开、村干部“双述双评双考双挂钩”“三资”监管等制度,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令乡村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古田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县将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区域平衡发展;夯实人才支撑,迸发乡村振兴活力;注重塑形铸魂,赋予乡村文明内涵;推进乡村治理,美化扮靓乡村颜值;激发基层活力,发挥头雁引领效应。(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