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古田县吉巷乡打造村史馆 留住乡愁记忆
2020-06-22 15:45:14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乡愁是抽象的情思,但在古田县吉巷乡薛后村村史馆,乡愁被转化为一个个具象的方块字和老物件,使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我们家过去常用火笼姆取暖。”“这顶红轿能保存到现在真不容易。”“多年没有打石雕刻,技艺都生疏了。”6月19日,几位返乡村民慕名参观位于薛后村老年人活动中心三楼的村史馆,看着眼前的老物件,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薛后村村史馆婚俗文化展示区 

何处寄相思

古田县吉巷乡薛后村地处群山环抱之间,素有“高山平原”之称。由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明代以来,陆续有卓、郑、姚、翁、林姓族人迁居于此,随着人丁渐渐兴旺,形成“六村五姓”的多姓氏族群。

上世纪80年代,薛后村两委立足本村资源禀赋,提出建设千亩水果种植基地的目标,努力发展芙蓉李支柱产业。如今,全村70%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芙蓉李,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薛后村人的荷包渐渐鼓起来,村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时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淡出村民视野,民俗风情、家风家训、传统技艺等地域特色文化多靠口口相传得以传承。

乡愁记忆不能没有寄托。今年以来,吉巷乡党委、政府在县政府出台的《古田县扶持奖励地方特色优秀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八条意见(试行)》的指引下,积极推进基层特色文化阵地建设,包括薛后村、吉巷村在内的6个村史馆项目获得立项。

薛后村历史悠久,有说不完的乡愁故事,梳理村史并非易事。在众人的推举下,薛后小学退休校长卓宗亲担任村史馆执笔,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翻阅族谱史籍,遍访五姓乡亲,对搜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整理总结提升,最终形成15000多字的文稿。

为了丰富馆藏,立体呈现薛后村的农耕、婚嫁、信俗、非遗等文化,村两委干部积极行动起来,挨家挨户向村民征集具有历史价值的展品。村主任翁惠菊说:“乡亲们非常支持村史馆的建设,纷纷找出家里珍藏的老物件、生产工具等,共计300多件。”

古田籍青年文创工作者叶赵平承接了村史馆设计项目,从当地古民居的建筑风格中汲取灵感,将村史馆设计成三进院落格局。他说:“我的祖辈因支持库区建设,从旧城迁至现今的县城,老家虽然淹在水下,但是我的故乡一直都在这方土地,所以返乡从事文创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古田故事。”

薛后村的老人们饶有兴致地参观村史馆农耕文化展示区

文化聚人心

今年4月18日,薛后村村史馆正式开馆。展馆面积约200平方米,展示内容分为村情概况、姓氏源流、民俗风情、技艺传承、传家有道等11个篇章,设有农耕、婚俗文化展示区,全方位展现了薛后村的历史、人文、自然、产业特色。

当记者推开村史馆那道古色古香的大门,仿若走进薛后村的历史时空“隧道”。吉巷乡党委宣传委员李燕当起义务讲解员,将薛后村史娓娓道来。

薛后村以“薛”字当头,为何本村人却鲜有薛姓?薛公信俗又从何而来?原来,薛后村得名与薛姓最早落户此地有关,薛家人尊称战国时期为人正派又有谋略的衡公为“薛公”,经过数百年传承发展,形成薛公信俗文化,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薛公信俗文化已经成为薛后村凝聚人心、增强认同的重要纽带。每年正月廿一和七月初七举办的的“薛连公节”是村里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无论乡亲们身在何处,都会争取回到家乡参加请香接火仪式,弘扬薛公抑恶扬善、扶正驱邪的精神。

五大姓氏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也是薛后人重要的精神源泉。村里的老人说,薛后人自古以来崇文重教,由于传家有道,各姓氏的政、商、医、教等领域人才层出不穷,令薛后成为远近闻名的哺育英才之境。

世界健美冠军郑少忠是薛后人引以为傲的有为乡贤,作为我国第一个在世界健身锦标赛获得冠军并实现三连冠的健美运动员,不仅为国家健美事业争得荣誉,也激励了家乡学子奋进向上。

据了解,虽然郑少忠随家人迁居省外多年,但乡情未减,仍能说一口流利的古田方言。今年3月,他还慷慨捐资并捐赠数枚奖牌,支持家乡的村史馆建设。

薛后村生产的薛洋斗笠曾风靡古田

岁月见证物

薛后村村史馆的面积不大,但展出的许多实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弥足珍贵。在技艺传承展区,一顶编织技艺十分精巧的斗笠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介绍,自清末以来,产自薛后村的薛洋斗笠便与古田南门笠齐名,尤以20世纪下半叶最为兴盛,当时有“薛洋妇女刀不停,麻甘岭妇女搓不断”的佳名。

翁惠菊就是一个斗笠编织能手,她说做斗笠要心细,选竹、劈竹、刮篾、编织、箍边、结顶等每一个工艺流程都有讲究,坚实硬挺的斗笠甚至可以让小孩坐着而不被压扁。目前,村里四五十岁以上的女性大多掌握斗笠编织工艺,手艺人常以此贴补家用。

如果说薛洋斗笠是薛后妇女的绝活,那么石刻石雕就是薛后男儿的拿手活了。薛后村的能工巧匠极多,不论是正草隶篆的石刻,还是花草鸟兽的石雕,都难不倒有“三户一能匠”美誉的薛后石匠。

薛后石文化的代表作当属薛后村俱乐部(现为村文化活动中心),这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石头房,动员了当时全村所有石匠参与义务打石,用石量难以估计,是薛后石匠用智慧和汗水打造的建筑精品。

在村史馆中轴线上,农耕文化展区和婚俗文化展区极具特色,这里展出的50多件农耕工具都带有村民劳作的印迹,还有一些生活器具虽已残破斑驳,但都记录了薛后村的历史变迁。在众多婚嫁用品中,喜庆的红床、红轿最为难得,它们虽历经岁月沧桑,仍保存完好。

一座村史馆,寄托思乡情。薛后村在家人口2000多人,在外打拼求学的游子约500人,村民们闲时都会来村史馆走走看看,因为在这里闻得到家乡的乡土气息。(闽东日报)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