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柘荣布袋戏:十指说历史 掌中阅古今
2020-03-30 16:16:49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布袋戏到乡村展演(资料图片) 郑婷婷 摄

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在柘荣,每逢重大节庆,民间文化演出的重头戏——柘荣布袋戏都会出现在街头巷尾、乡下祠堂和庙会里。

表演者一副戏担,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全靠艺人十指灵活调度,操纵数十个小木偶和演奏乐器,演尽世间众生相,深受当地广大观众喜爱。

掌中绝艺 演绎人生百态

柘荣布袋戏,也称大拇指戏。柘荣布袋戏在民间艺术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不仅是柘荣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福建省较为珍贵的地方戏曲之一,被称作“八闽绝活”。

柘荣布袋戏最初由膨膨鼓演变而来,唐代以后改称布袋戏,是民间较为常见的戏曲表演之一。从后唐到明朝洪武年间,柘荣布袋戏表演达到了顶峰。清代则在戏合与戏偶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精雕细琢,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柘荣布袋戏最吸引人的就是“集演唱鼓乐于一身”的精湛技艺,吹、拉、弹、唱和表演都由一个演员独立完成。演出时,演员手、脚、口、身并用,两只脚踩五六种乐器,全凭五指掌控木偶,最多能让10个木偶同台表演。

布袋戏的演出设备并不复杂,一张普通的小方桌外加一个幔帐就够了。桌子用帷布围住便成为“戏台”,戏台中间屏风是戏师用来窥视场上情景,方便掌控手中表演。躲在帐后坐在戏担上的戏师,双手手指顶住木偶从舞台屏风两边进出伸到台前,凭双手操纵着木偶,搬出生旦净末丑。

就这样台上各色人等,演绎着人间百态。而台后更是别有洞天,一边挂着整排乐器,像极了一个正欲登台演出的乐队,一边挂着刀枪剑戟等演出道具,下边还挂着一个脚锣。戏师一边以脚踩动木架上的击打乐器,说唱着当地的方言,音调随剧情而变化。一场戏演下来,可谓是手、脚、嘴、身并用,里里外外既忙碌又热闹。

演出结束,乐器、布袋、木偶只要两个箱子就全收纳完毕,一条扁担挑起一个戏班,真可谓“帐前可演天下事,箱中能容世上人”。

给道具上色 徐烽 摄

传承非遗 留住古老文化

3月25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柘荣布袋戏省级传承人郑运德在自家庭院,手持刻刀在木偶上雕刻布袋木偶的五官,手起刀落,一天时间便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关公”木偶头像。

“疫情期间,无法外出演出,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构思一些新的节目。”郑运德说。

郑运德17岁开始跟哥哥学习布袋戏,已为群众表演了50多年。“如今,随着电视、手机的普及,布袋戏已很少人关注,一年到头演不了几场戏。” 郑运德介绍,柘荣布袋戏最繁荣时,艺人达50多位,现在只剩下一两人还在坚守。

为了拯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柘荣县把布袋戏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文化柘荣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着手解决演职人员的生存与传承问题,并将郑运德列为县乡土人才给予扶持。同时,还鼓励民间组建布袋戏剧团,并为民间艺人与省内外布袋戏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创造了交流合作的机会。

2008年,柘荣布袋戏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郑运德成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柘荣出台保护规划,拨付专项资金资助柘荣布袋戏,鼓励布袋戏艺人每年下乡演出,演出一场由政府补助200元。

非遗源于生活,只有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社会,才能“活”得更滋润。近年来,柘荣布袋戏在语言上进行了翻新老式对白,融入更多现代口语化语言的表现形式,动作上则创造了许多武打招式,包括配合音乐节奏的身段动作,例如剧中的跳窗、翻滚、对打、跳台等。

据介绍,布袋戏表演艺人需要根据剧情,运用语言轻、重、缓、急、吞、吐、浮、沉等变化创造音调,再以生、旦、丑、净四个行当为基础,从每个行当的不同形象中分出不同类别。同时,还要恰如其分地利用群众语言,通过艺术化处理,变成人物的个性语言,特别是丑角的插科打诨、语言交锋,或谐或庄,风趣幽默。

为了使这一非遗艺术有传人,2017年3月,柘荣县将民间布袋戏作为技能课程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在校园开设布袋戏兴趣小组,每周腾出两节课时间,邀请老艺人面对面传艺。孩子们在欣赏、学习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不少家长纷纷表示,把布袋戏作为课程教学和课外兴趣,不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而且使省级非遗艺术有了传承平台。(闽东日报记者 杨洋 通讯员 郑婷婷)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