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独木冲浪”再现宁德古村 “绝技”有了新传承人
2019-08-20 09:54:37 林善传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着地域特色的文化因子,是地方文明的文脉传承,是传统文化的结晶。近年来,蕉城福建宁德市蕉城区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为工作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工作。

8月18日,洪口乡莒洲村村民在霍童溪表演四人同时驾驭一根木头的“独木冲浪”绝技。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当日,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洪口乡大道头村,数名村民手执竹篙,脚踩竹木,沿着霍童溪绕礁劈浪,顺流而下,展示“独木冲浪”绝技。 “独木冲浪”又称“站木”,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站木”原是该村古人运送木材或求生的一种技能,如今作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游客喜爱的观赏项目。

“独木冲浪”又称“站木”,起源于洪口乡古莒洲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莒洲,古时称古瀛洲,坐落于宁德霍童溪之上。“四面环石,无土可耕,一线溪河,彭谢度生”这是古莒洲的真实写照。由于古莒洲地理环境恶劣,四周高山耸立,没有土地适合耕种,仅靠一条溪流,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8月18日,洪口乡莒洲村村民在霍童溪表演“独木冲浪”绝技。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当年,村里的男子几乎都靠运送木材为生。木材从莒洲沿霍童溪顺流而下,可达霍童、九都、八都,直抵三都澳,销往浙江等地。

“霍童溪的莒洲段素有‘九曲三十濑’之说。木排在放流中,遇到激流、礁石,时常途中散排。为了在湍急的河水中捡回一根根散落的木头,我们的祖辈就开始练就单木为筏的本领,久而久之,‘独木冲浪’绝技就在莒洲村代代相传。”莒洲村独木冲浪第20代传承人谢在军向记者介绍说。

谢在军说,当年,他们村技艺娴熟高超者可一人驾驭两根木头,或两人驾驭三根木头、五人同时驾驭一根木头,顺流而下、绕礁劈浪,甚是壮观,号称“中华一绝”。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练就“独木冲浪”技艺,须下苦功夫。谢在军说:“首先必须练好马步,学好水性。‘独木冲浪’表演者站在原木上的站姿有三种:八字马步、丁字马步和虚步。在不同的情形下,根据水流的方向和速度,采用不同的马步调整对原木的操控,运用起来灵活多变,仿佛人与原木合为一体。以丁字马步运用的较多,这种马步兼并稳定和灵活两种特性,可以更好地应对水流。”

8月18日,洪口乡莒洲村村民谢资本在霍童溪表演一人“独木冲浪”绝技。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随着公路建成通车,水路运输退出了历史舞台,再加上洪口水电站的建成,莒洲淹没在水库里,“独木冲浪”绝技随之销声匿迹。繁华不再,但传承依旧。在传承人的影响下,洪口乡不少年轻人开始学习这项技艺。

“为了让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去年我们开始着手培训一批80、90后的传承人。通过对他们进行扎马、控制冲浪木头等专业化的训练,让他们能够掌握这项技艺。”独木冲浪第22代传承人 彭维飘对记者说道。

2016年,洪口乡成立了“独木冲浪”非遗保护协会。为深入挖掘文化特色,洪口乡建设“独木冲浪”培训中心,每年投入20万元经费扶持,推进“独木冲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目前,洪口“独木冲浪”已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继续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让这项技艺传承下去,2006年,我们开始着手培训一批80后、90后的传承人。”独木冲浪第22代传承人彭维飘对记者说,目前,洪口乡掌握这项技艺的年轻人已经达到了30多人。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已发展了“五人同木”“三人四木”“两人三木”“一人两木”多种表演方式,大大丰富了表演内容。

8月18日,洪口乡莒洲村村民在霍童溪准备表演“独木冲浪”绝技。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8月18日,洪口乡莒洲村村民在霍童溪表演“独木冲浪”绝技。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七岁就开始学习“独木冲浪”的彭徐茂,如今已经三十一岁。他说,“独木冲浪”是他们祖祖辈辈求生的一种技能,如今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高兴!以前,很担心这项非遗项目会失传。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学习,终于不用再忧心“独木冲浪”的传承和保护。

对于众多的非遗传承人来说,这些根植于乡土的技艺,早已不是谋生手段那么简单。这里有他们不能忘却的记忆,还有他们的乡愁。为了守住技艺,留住乡愁,近年来蕉城区也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的力度,有效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

“接下来,洪口乡计划在河道附近建设适合初学者的训练场,让他们能够在更安全、更专业的场地进行训练。同时,定期组织‘独木冲浪’表演,吸引外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观看,打响洪口古瀛洲‘独木冲浪’的知名度,促进洪口旅游产业的发展。要让更多的人关注此项传统运动,使其发扬光大、源远流长。”洪口乡党委书记陈斌说。(宁德文明网综合新华社、大梦蕉城)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