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德者善行|王华秋:700多个孩子的“阿爸”
2019-06-26 10:56:39 苏晓洁 来源:宁德晚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王华秋与孩子们一起表演。

1949年,王华秋告别了出生地北京,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青年干部大队来到福建。从此,部队和福建成了他的“家”。在部队,他当过文书,搞过宣传,任过福州军区体工大队分队长,1972年任宁德地区少年体育学校校长。

1992年,王华秋离休后,反而不安分起来。他说,自己不喜欢“买买菜、看看报、打打麻将、睡睡觉”的清闲生活。于是,除了在宁德市的20多所大中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员外,只要遇到学习刻苦,却因家庭贫寒中途辍学的孩子,他都会尽可能地把他们接到家里,吃、穿、住、用全免,学费也包了。

家住蕉城区三都镇青山岛的小梅,是渔排上的第一个大学生。读大三时,小梅家里渔排被“龙王”台风席卷一空,家人无法供她继续上学,她打电话向王华秋求救。王华秋二话不说,立即把准备给姐姐买钢琴的4000元寄给了小梅。

陈细菊是王华秋众多孩子中的一个。“‘阿爸’是个积极乐观、博学、富有高尚情操,并且幽默的人,80多岁的阿爸,总戏称自己是80后。”陈细菊说,王华秋家里有很多书籍与乐器,不管大人小孩都经常到阿爸家里,特别是情绪低落的时候去那儿,哪怕不说话,坐上半小时,情绪就会变好,阿爸家就是有这种魔力。

“他说过,我们并非他领养的孩子,全是亲生的。”黄温琴的手机里收藏着许多王华秋曾经说过的话,被她奉为至理名言。

宁德市南环路市体校宿舍楼203室,一套总面积90平方米的房子,就是王华秋的家。三个房间里,挤挤挨挨地架了11张单人床。夏天里,客厅铺上竹席,还能多住几个学生。凡是农村来的孩子,凡是家庭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入住这个“家”。有时一律男生,有时一律女生。

一天中午,王华秋和孩子们为一个女生过生日,“歌咏晚晴报告团”里两位80多岁的老同志也欣然前来参加。有蛋糕,有饮料,也有面条。中午吃撑了,晚饭直到夜里十点才去吃,王华秋拿了50元交给4个孩子,孩子们吃完回来也给“阿爸”带了一份,还找回6元。王华秋每月有离休金,一人用绰绰有余,但十几人一起花,就捉襟见肘了,所以他不得不省着用。

“我少花一点,就可以多帮助一个贫困生。”王华秋的离休金虽然不多,但他自己每个月用不了几百。除了一日三餐外,剩余的钱有的拿给孩子们做生活费,有的拿给孩子们做学费。

就这样,他送走了一批孩子,又领回来一批孩子。最早离开家的孩子都已长大,他们有的走上工作岗位,有的走进军营,有的当上了老板。

王华秋从20岁起,便担任校外辅导员。这份不占编制、不拿补贴的工作,他一干就是60多年。他在多所学校开设了“中国文学史”以及“礼仪和口才”的讲座。他是多所大中学校学生文学社的顾问,他指导学生编报纸,还亲自撰写小评论。他经常协助大中学校开展体育比赛,既当教练,有时也当裁判。他擅长笛子、口琴、葫芦丝、二胡、吉他、小提琴、钢琴、手风琴等乐器,只要想学,他都乐意教,个别辅导或集体授课,一律免费。

每逢假日,他便组织青年志愿者自备油漆和毛笔,到当地名胜古迹修补历代先贤留下的摩崖石刻。他率先爬上山崖石壁,洗刷填写,感动了游客也一同参与……平时只要有学校或单位邀请,他都召之即来。

王华秋家里的6个书架摆满了中外名著。为了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他每周都会举行一次知识竞赛,表现突出的,再背古诗一首以此奖励,表现不尽如意的就要罚歌一曲。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孩子,都无一遗漏地尽兴而散。每到寒暑假,他还组织学生们骑自行车旅行。

他给接受过他帮助的孩子们明确规定“两不提、四不准”:一不提感恩,感恩只能感恩党;二不提回报,要回报应当回报人民。将来回来看他:不准带钱、不准带衣服、不准带烟酒、不准带补品。

2016年11月23日,王华秋在人世的最后一个下午,身体不太好的王华秋,坚持前往蕉城五小校园,为孩子们讲红色故事。活动结束回家途中,突然倒地离世。11月26日,遵照王华秋生前遗愿,王华秋的遗体被捐献给闽东卫生学校,用于医学教学研究。

王华秋资助过的孩子有700多人。大家都管叫他“阿爸”。清瘦的脸庞上带着孩子般的笑容,身穿运动衫、脚蹬运动鞋,吹着口琴唱着歌、扭着身子快乐的样子,成了许多人心中对王华秋永远的记忆。(宁德晚报记者 苏晓洁)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