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茜洋溪畔拂清风 ——福安市溪柄镇苏区发展侧记
2019-04-29 09:49:22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吴爱莺  

福安市老区文体协会开展志愿服务

可畅游园里春色满园

暮春时节,驱车行驶在福安市溪柄镇,千亩沃野的柏柱洋上生机盎然。山林田野间,嫩芽吐绿,垂柳拂丝;葱郁的林木下,鸡鸭等禽畜撒欢觅食;红色景区里,游人如织。一曲动人的田园交响曲飘荡在这红土地上空,经久不息。

柏柱洋位于溪柄镇东南的一块群山环抱着的山乡小平原,这里是全国18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南方最后一块根据地,素有“闽东的延安”之称。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镇发生喜人变化。迎着春日的暖阳,记者来到溪柄镇,感受到红土地的变迁发展。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柏柱像熨斗,棕龙随溪走,田是别人的,主人没一斗。”这是早时流传于柏柱洋的一首民谣,反映出当时穷苦百姓在地主豪绅的残酷剥削下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凄惨生活。

三十年代前期,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马立峰、詹如柏、范式人、阮英平等革命先辈曾率领闽东人民创建了以溪柄柏柱洋为中心、方圆1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100多万的我国南方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为创建新中国作出了伟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柏柱洋老区人民发扬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将这里发展成为高优稻、茶、果、葡萄等为主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试验区,这片红土地逐渐发展成为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美好家园。

八十载风云变迁。近年来,该镇以历史文化遗存为亮点,投入大量资金大力打造柏柱洋红色旅游景区。先后建成并完成柏柱洋红色旅游大道、中共闽东特委旧址、镇区沿街立面改造、闽东苏区纪念馆,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狮峰寺保护性修缮工程,并进一步完善各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驱车前行,斗面村、楼下村、茜洋村、桥头寺、狮峰寺、山下寺、东山村等乡村游景点连点成线,红色人文景观与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相交融,红土地旅游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缤纷的色彩也传递着溪柄充满生机的多元文化。目前,溪柄形成了红、古、绿、廉、畲等特色文化资源。2018年该镇旅游接待量42万人次,旅游年收入约400万元。“今后,我们将以‘旅游+’为引擎,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结合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闽东苏区革命精神,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建设,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溪柄镇党委书记陈志韬说。

1  2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