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蕉城:挖掘乡贤文化 引领乡村振兴
2019-03-14 11:04:12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吴爱莺  

乡贤+产业

“游子”反哺家乡

乡贤们不仅用自己的善行义举为村民树立了榜样,在致富路上同样成为广大村民的带头人。

凤田村地处山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村妇女、老人无事可做,村集体收入低,村民生活、养老压力不断增大。“要改变经济薄弱的局面,要让村民忙起来,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乡贤的力量,把先进发展理念和好的项目带回家乡、建设家乡。”阮芳恒说。

阮宜焕,凤田村红豆杉种植业的一把好手,一名土生土长的“田秀才”。“凤田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如此好山好水,岂能辜负!”浓烈的家乡情怀,让阮宜焕在2010年极力促成宁德市绿宝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的红豆杉种植业务落地凤田村。

为了帮助村里人提高红豆杉种植质量,他常常自己开车,带领村民到三明、厦门、泉州等周边红豆杉产业发展良好的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取经,甚至手把手地教村民种植、养护红豆杉。在他的带动下,许多留村妇女都变成了林农,红豆杉也成为村里的致富产业。

“他关注着村民的快乐,操心着村民的难处,从义气行善到承担尽责,为振兴乡村经济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宁德市姓氏源流研究会阮氏委员会会长阮建生这样评价阮宜焕。

不仅如此,凤田村还有一大部分在外经商的乡贤,积极带动本村群众外出务工,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据了解,全村有超过半数人员常年在乡贤所在的公司、企业务工,务工人员年收入远高于一般外出务工人员工资,相当一部分人实现城中有楼房,老家有新屋。

培养一批能人当“乡贤”,带动一方村民去致富。洋中镇在支持“乡贤文化”发展过程中,对长期在家乡创业兴业、能够发挥致富引领作用的能人,以及在外创业仍心系家乡,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援等形式回乡兴业。支持家乡经济发展的人员,提供政策、资金、土地等的扶持,帮助他们创业富民、反哺桑梓,成为乡村振兴的模范。

乡贤+文化

积累精神财富

在凤田村路口处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建筑——水尾宫,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整座建筑布局结构古朴典雅,瓦木做工讲究,并有精美细腻的木雕、砖雕。房屋为青石、灰砖、灰瓦,屋檐及墀头上的砖雕花、鸟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然而,斗转星移、岁月流转,水尾宫亦难脱风雨淋漓,几近破败。

几年前的一天,乡贤阮细尧和村里几位能人聚会,大家谈及村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时,不约而同地想起古建筑修缮一事,大家认为:“村里的古建筑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尽可能地修缮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水尾宫是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才思之地,我们要为后代留下这份文化遗产……”

然而修缮古建筑并不简单,首先资金就是个大问题。村里资金有限,单设计图纸就已花费大半,为了让工程尽快启动,阮细尧召集众乡贤进行募捐,自己更是出资10万余元支持工程建设。历经1年时间,水尾宫的重修工作终于完成。为了纪念该工程,阮氏委员会还专门记录了水尾宫从筹建到重修的实际情况,以此见证同村手足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朴素乡土情怀。

浓浓乡情报桑梓,致富不忘家乡人。在众乡贤的帮助下,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凤田村民的生活日益殷实,而从乡贤身上折射出的精神文化也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榜样文化,不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今后弘扬‘乡贤文化’的工作中,洋中镇将在各村镇的村委楼、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文化建筑中策划设计乡贤长廊、乡贤墙,形成引领乡贤文化的精神高地,助推乡村振兴。”洋中镇相关负责人黄珊珊表示。(图片由凤田村提供)

(记者 杨洋 通讯员 张中尧 文/图)

1  2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