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10年“浇培”传统文化之花
2019-02-27 15:46:20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吴爱莺  

流美中心小学开展“千人诵读大会” 彭登笋 摄

流美中心小学开展“千人诵读大会” 彭登笋 摄

宁德文明网2月27日讯 春节期间,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如期播出。福鼎一中学生翁馨出现在电视屏幕前,令不少福鼎人眼前一亮。

14岁的翁馨是一名传统文化爱好者,自幼勤奋诵读国学、诗词,在此次比赛过程中凭着扎实的功底,良好的台风、广泛的兴趣、乐观开朗的性格,深深折服了专家评委。这是福鼎10多年来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的一个鲜明缩影。

“从小孩起,特别是家长,学习传统文化,受益无穷,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转变社会风气。”福鼎市实验小学教师、“国学讲堂”讲师林洁对传统文化教育深有感触。

10多年前,福鼎传统文化教育从具有千年孔家遗韵的管阳镇西昆村开始,将深厚的儒家文化火种重新点燃,陆续走进校园,走进学堂。在广大福鼎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工作者的努力下,传统文化教育走进家庭、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逐渐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践行智慧人生的社会新风气。

山村  

遗存千年孔家文化火种

“家庭教育千万条,父母陪伴第一条。”2月21日,西昆村阴雨绵绵,气温低至8摄氏度,村内的德成传统文化学院迎来新学期第一批特殊“学生”。他们是从各地赶来学习传统文化的家长,有的带孩子一起学,有的为家庭教育“取经”,有的甚至抱着小娃娃来聆听。

位于福鼎与柘荣交界之地的西昆村,曾是福州、福安、霞浦、柘荣等地与浙南往来的交通要道之一。据《西昆孔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孔子第64代孙孔尚荣、孔尚志兄弟,为躲避战乱,从山东辗转迁居福鼎县十七都西昆村。“北有山东曲阜,南有福建西昆”,这里由此成了孔子后裔在江南最大的聚居地。该村至今还每年开展祭孔仪式,延续孔子儒学文化。

在西昆,治文重教是历代的家训。过去村里划出一块“书灯田”,田地收入专供老师和学生读书灯油用。西昆至今还有个村规,家中小孩都得学习儒学,“不学礼,无以立”。2008年,西昆村在孔氏家庙开办私塾,2010年在西昆小学附近建起德成传统文化学院,专门开展国学特色教学。

德成传统文化学院除了接收本村学前、小学年级的孩子外,还有来自浙江、湖南、辽宁等全国各地的学生。每年暑假,该校还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公益夏令营,让来自省内外的150个家庭一起亲近国学,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最多的时候有13个省份的家长学生参加夏令营。”理事长兼常务副校长张腾万说道。

学院成立伊始,陆续迎来一批又一批福鼎及省内外各地的义工,当中有企业高管、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在这里义务教学,帮助管理学校,躬身实践和传承传统文化。

学习期间,学院老师带领大家朗诵《论语》《弟子规》《易经》等国学经典,让学生、家长在“静心”阅读中,领悟人生智慧,规范行为,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同时,老师还会引导学员独立打理各方面生活,参加孝行、环保、农活、体验自然等集体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生活紧密相结合,让学生、家长从经典诵读、生活常礼中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1  2  3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