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用镜头为留守儿童“发声” 纪录片《栀子》引关注
2019-01-22 08:55:48 范陈春 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廖诗朝  

纪录片《栀子》宣传海报。

东南网1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 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连日来,宁德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部留守儿童公益纪录片《栀子》刷屏,纪录片中,孩子们揭开内心的脆弱,诉说着对父母的思念,令人心疼,许多网友更是含泪看完。

在纪录片的片头,每天要走三公里上学的春桃姐妹,给网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来姐姐要念初中,因为怕妹妹一个人在路上不敢走,所以在学校陪读两年。放学作业不多的时候,春桃姐妹还会去采摘栀子结出的果实,用卖得的钱买文具,减轻父母的负担。

该部纪录片取景于福鼎市贯岭镇西山村德源学校,主创人员通过不一样的视角讲述着,在这所学校里,有这样一群倔强、坚强而又可爱善良的孩子们。

据统计,这部公益纪录片从1月6日上传截至目前,浏览量已突破110万人次。随着视频热传,关注德源学校的爱心人士也越来越多,陆陆续续都有网友在询问如何向学校捐款,希望能够亲自去趟学校见见这些孩子们。

纪录片《栀子》截图

福鼎市贯岭镇西山村德源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其招生对象主要为留守儿童、特困学生、孤儿等社会特殊弱势群体,以及传统国学的爱好者。学校采取全寄托式管理,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108名,其中弱势群体超过三分之一。

在这里,传统国学成为必修课,《弟子规》成为启蒙读物;每个学生彬彬有礼,心怀感恩……德源学校的孩子们,在学校创办人谢启谦“心怀感恩,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理念指引下,正茁壮成长。

“对于家庭实在困难的孩子,我们不收取任何费用,让他们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个生活和学习的乐园,健康成长。”学校负责人谢启谦表示,凭借自己个人的力量,以及公益教师等人士的帮助支持,学校得以长期运营。

然而,长期不求回报的投入,让谢启谦经济上的压力凸显。但谢启谦坚持自己的理念,爱心捐赠只接受大米、被褥等孩子们日常所需的物资捐赠,还将每月所得到的物资展现在感恩爱心墙上,让孩子们时刻感恩别人给予的爱心。

“去年10月份在朋友圈中得知德源学校的情况后,我专程走进了这所学校,发现不仅是在中西部,就在我们自己身边也还存在这样一群弱势群体。”谈及纪录片拍摄的初衷时,导演刘圣辉说,孩子们的成长过程触及到了他的内心深处,就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发声”,能给这些孩子带来一些改变。

儿童的成长本该享受着爸爸的教育,妈妈的叮咛,却变成儿童心中日日的念想。在纪录片结尾,许多“德源孩子”对着镜头,诉说对家人的思念,也是在那一刻,许多网友泪目了。

“爸爸在北京,妈妈不知道在哪里,我刚生出来就没看见妈妈……”“妈妈只见过一两次,爸爸差不多,有的时候会见,有的时候完全见不到……”“爸爸去远的地方工作,妈妈在湖北工作……”

四年级的陈靖扬与奶奶相依为命,家庭复杂的情况让他11年来只见过妈妈一两次,爸爸则几乎见不到,但他却懂事地说:“我理解他们,因为他们工作很忙 。”在德源学校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的遭遇是这个年龄本不该经历的。

1  2  3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